1. 体积泻药包括车前草和多嗜钙,粗麦麸也是较好的体积泻药。这种泻药不被肠壁吸收,而是在吸收了肠管中的水后膨胀,从而增加了便量,扩大了肠量,刺激肠道蠕动,引起排便反射,从而缓解便秘症状。用药时应加适量水,防止肠梗阻。大便嵌塞和怀疑肠梗阻的患者应谨慎治疗。
2. 渗透性泻药,如聚乙二醇,山梨糖醇,乳果糖和盐类泻药。口服后,在肠道内形成高渗状态,保持甚至增加肠道水分,增加粪便量,刺激肠道蠕动,促进排便。适用于轻度、中度便秘的患者。渗透泻药是有效的,但过度使用可能导致体内水和电解质的不平衡。这些药物的主要缺点是在细菌的作用下会发酵产生气体,引起腹胀等不适。
3.刺激性泻药主要有果导(现已退市)、蓖麻油、大黄、木香理气片、玛仁丸、番泻叶等。刺激性泻药见效快,功效强。药物或其代谢物可刺激肠壁,增加肠道蠕动。但长期使用会影响肠道水电解质平衡和维生素吸收,可造成不可逆的肠肌丛损伤,甚至导致大肠肌无力、药物依赖和大便失禁。
4. 润滑泻药,如开塞露、液体石蜡、甘油栓、多西紫杉醇钠等,可口服或制成灌肠剂。这些药物通过局部平滑软化粪便起到作用,可以润滑和刺激肠壁,软化粪便,使粪便容易排出。主要适用于便秘风险高、动力问题严重的老年患者。吞咽困难的患者应谨慎使用液体石蜡,避免误吸。